|
這個威遠人花樣種水果,一畝地收入4萬春季,威遠不光可以賞花,還可以摘果。 近日,在高石鎮禾豐村一片大棚里,草莓、火龍果、小番茄、鳳梨等水果已成熟。前來采摘的游客也絡繹不絕。 “這些五彩繽紛的水果,實在太有誘惑力了,想少買點都不行!”一位游客“抱怨”道。 這些水果的主人叫聶文華,他曾經去新疆、遼寧等地打過工,又回家種了幾年蔬菜。 2013年,聶文華見別人種草莓效益不錯,他也想試試。于是花3000元在網上購買苗,錢打過去,苗卻一直沒等來。聶文華這才知道被騙了。他只好親自到眉山去買苗。 ▲聶文華在管理小番茄 2017年,他流轉10來畝地擴大草莓種植。幾年的經驗讓他發現,草莓收獲后,土地要空一季,不劃算。 他通過了解,發現小番茄產量和價值不錯,就在草莓行間套種小番茄,草莓鋪地而長,蕃茄向上生長,互不影響,草莓下市,番茄上市,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多。之后,他又增種了火龍果、鳳梨等水果品種。 聶文華果園里的水果不僅品種多,種植方式也多。肥料全用腐熟的羊糞、雞糞、微生物肥以及微生物菌,讓土壤保持活力,增強抗病抗菌能力;防蟲,他用黃板,捕食螨等物理方法,免去了化肥農藥,因而他的水果得到了無公害認證。 ▲聶文華在釋放捕食螨 生產無公害水果,比普通種植成本高,所以水果售價也會高,顧客難免有所猶豫。最開始他想放棄種植,別人勸他:“種無公害水果,有個讓顧客認識的過程,只要堅持,顧客是會接受的! 半年過后,到聶文華園里采摘購買水果的人漸漸多了起來。除了小番茄量大需部分送進超市,這幾年,所有水果都是顧客自己在地里采摘買完的。每年收入在40萬元上下。 當地幾十名村民也跟著聶文華增收,每年要從他這里領走30萬元務工費。 |